四庫全書12
四庫全書12 P 1
故雖篇什無多,而沈鬱頓挫,凜然足見其志節。如《題畫葵花》云:「憐渠自是無情物,猶解傾心向太陽。」《送陳仲實還潮陽》云:「歸去故人如有問,春山從此蕨薇多。」《大都憔悴行吟》,不忘……
四庫全書12 P 2
△《貞素齋集》·八卷、《附錄》·一卷、《北莊遺稿》·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
元舒頔撰。頔字道原,績溪人。至元丁丑,江東憲使闢為貴池教諭。秩滿調丹徒。
至正庚寅,轉檯州路儒學正。以……
四庫全書12 P 3
時值至正之季,盜賊縱橫,目擊艱危,每深憂憤。如《和劉聞廷擬古十章》,反覆於國步將傾,藩維弛節。而繼之以「堂堂潯陽守,重義知所本」云云。特表李黼之忠烈,以激厲當時。
其志有可憫者。……
四庫全書12 P 4
黼不愧文天祥,闕不愧陸秀夫,而祁亦不愧謝枋得。是二榜者,後先輝映,亦可雲科名之盛事矣。初,明兵至永新,祁中刃僵道左,千戶俞子茂詢知為祁,舁歸禮待之。雖幸不死,然洪武中徵召舊儒,祁獨……
四庫全書12 P 5
第八卷詩內有「洪武癸酉」紀年。癸酉為洪武二十六年,而楊維楨《前序》作於至正七年丁亥,至是已四十七年,計其時誠亦耄矣。諸書皆稱呂處士,無言其嘗仕於明者,則仍元遺老也。集不知何人所編,……
四庫全書12 P 6
者也。觀其於句讀疑似之處,必旁註一「句」字,使讀者無所岐誤。此豈故為險僻,欲使人讀不可解者哉?其作《鹿皮子文集序》曰:「盧殷之文凡千餘篇,李礎之詩凡八百篇,樊紹述著《樊子書》六十捲……
四庫全書12
四庫全書12 P 7
明太祖徵之至京,召見,憫其老,曰「可閒矣」,厚賜遣歸。更號可閒老人,放浪山水,年八十三乃卒。《明史·文苑傳》附見《趙捴謙傳》中。瞿宗吉《歸田詩話》記其在楊旺紥勒幕中諸作。
又記其……
四庫全書12 P 8
△《鳳池吟稿》·十捲浙江汪汝瑮家藏本
明汪廣洋撰。廣洋字朝宗,高郵人,流寓太平。元末舉進士。太祖渡江,召為元帥府令史。
官至右丞相,封忠勤伯。洪武十二年,坐貶廣南,於中途賜死。……
四庫全書12 P 9
就詩論詩,要不能不推為元季一作者矣。原集共詩七十六首,浙江鮑氏知不足齋本復從他書蒐采,增入補遺十四首,較為完備,今並仍而錄之焉。
△《白雲集》·七卷安徽巡撫采進本
明唐桂芳撰。……
四庫全書12 P 10
△《密庵集》·八卷永樂大典本
明謝肅撰。肅字原功,上虞人。元至正末,張士誠據吳,肅慨然欲見宰相,獻偃兵息民之策。卒無所遇,歸隱於越。
洪武中舉明經,授福建按察司僉事。以事被逮,……
四庫全書12 P 11
案彞之學出天台孟夢恂,夢恂之學出婺州金履祥,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派。故持論過嚴,或激而至於已甚。集中《文妖》一篇,為楊維楨而作者,曰:「天下所謂妖者,狐而已矣。俄而為女婦,而世之男子……
四庫全書12 P 12
故詩格伉爽挺拔,類其為人。惟末附雜文一卷,氣象苶弱,殊遜其詩。知所長不在此,特以餘事及之耳。案炳事蹟略具《明史·文苑傳》中。
而《江西通志》引《豫章人物誌》,所紀炳歷官本末與史多……